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语言·数字技术·社会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青年学者论坛”并宣读论文
2025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由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办、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的“语言·数字技术·社会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青年学者论坛”在绵阳举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赵雪梅、钟悦欣因论文入选,受邀出席本次研讨会。
香港理工大学胡光伟教授、南洋理工大学Fei Victor Lim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徐少雄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杨承松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围绕学术英语写作的跨学科研究、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语言科学研究、多模态数字人文研究等议题,分享新文科建设的前沿学术成果。在工作坊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多模态研究、人工智能与语言创新研究、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差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分论坛,赵雪梅老师和钟悦欣老师分别宣读了论文。赵雪梅宣读的论文题为《以超语和身份认同作为译者创新翻译的策略》。该研究指出,语言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翻译”这一概念。此研究首次将超语和身份认同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深入揭示了语言、文化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研究成果为语言景观翻译领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具体阐释了如何借助超语实践推动文化交流、形象构建以及知识创造。钟悦欣宣读的论文题为《Unpacking GAl-induced academic emotions: L2 learners’emotional responses to GAl-assisted grammatical complexity development in L2 writing》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二语写作的语法复杂度学习,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扩展性控制价值理论”,突破传统框架,首次将人工智能工具效能与认知情感挑战纳入学术情绪研究,揭示情绪源于技术、认知与学习者三重维度。该研究为理解人机协同学习的情感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创新。
两篇论文均因其学术含量和独立研究成果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外国语学院奉行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宗旨,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