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演艺学院教师蒲融受邀参加“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班”赋能专业课程建设
10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联合承办的 “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班”在浙江杭州顺利展开课程培训工作。本次培训由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支持承办,旨在帮助专职教师开拓专业知识领域,收获专业学习技能,更好地将知识反馈到教学中,是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持。传媒与演艺学院教师蒲融受邀参加此次“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班”,开启了一场为期四天的“AI取经”之旅。
此次培训可谓“大咖”云集,既有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科院的专家高屋建瓴地分析AI在广电媒体的应用趋势,也有来自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的学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大语言模型(LLM)、多模态技术、检索增强生成(RAG)等核心理论。让蒲融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微影星火AI媒体联合实验室AIGC制作人宋凯带来的“AIGC剧集和产教融合探索”分享。从火爆全网的“AI春晚”到“AI西游记”的创作实践,宋凯的案例生动展示了AIGC在影视剧集创作中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技术+艺术”教学模式的深刻启发。“这几天的学习,是一场‘认知刷新’。随着AIGC的迅猛发展,此项技术对传媒专业的教学和未来发展的冲击和重塑是全方位的。从内容生产到艺术创作,从传播范式到行业生态,一切都在被快速迭代。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拥抱这个智能时代。”谈到此次培训的收获,蒲融总结道。
本次培训由中广联合会技术专委会与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等联合承办,其本身就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培训中关于如何将AIGC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新媒体人才的探讨,对学院的专业建设极具价值。“AI不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把它视为一个激发创意、重构流程的‘新伙伴’”。蒲融表示,她将把此次所学的前沿知识和行业案例第一时间带回课堂,积极探索AIGC与学院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们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不仅能“驾浪而行”,更能“创造风浪”,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新传媒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传媒与演艺学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