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普韵润三州,同心筑梦行”——传媒与演艺学院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07

  语言,是文化的纽带,是沟通的桥梁,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近日,传媒与演艺学院联合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汶川县教育局,精心策划并开展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支由师生组成的专业团队怀揣热忱,奔赴汶川县,以创新模式构建“语言赋能+产业振兴+文化传承”三维服务体系,在基层一线书写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精神力量:实践团队将思政课堂搬到一线,参观汶川博物馆、漩口中学遗址及映秀震中纪念馆。通过珍贵史料、实物与庄严的默哀仪式,师生们深刻体悟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与家国情怀,筑牢了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根基。普韵润泽童心,搭建校地桥梁:团队在汶川县第三幼儿园建立“推普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播音专业副教授王旭晟为幼师提供普通话教学指导,学生团队则为孩子们精心设计《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趣味课程,通过游戏与互动,在幼小心灵播下规范语言的种子。调研社区语言,共探推普路径:在阳光社区,团队开展“方寸字句间,通达亿万心”微调研,深入了解居民普通话使用现状与需求。随后举办交流会,与社区干部共商推普及应用的有效路径,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公益助农直播,赋能产业发展:实践走进汶川县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开展“心‘汶’相连,‘川’递希望”助农直播。身着羌族服饰的学生主播活力推介车厘子酒等特色产品,生动互动吸引众多关注,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将语言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

  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深刻洗礼。对实践团队而言,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推普教学中体会到语言传承的责任,在社区调研中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助农直播中展现了专业的价值。通过构建“语言赋能+产业振兴+文化传承”三维服务体系,团队不仅为汶川县的语言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也让自身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与感悟。

  语言承载文明,推普助力振兴。这段充满意义的实践旅程虽已告一段落,但“普韵润三州,同心筑梦行”的使命仍在继续。未来,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的师生们将带着此次活动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以青春之力、语言之美,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砥砺前行,让普通话的音韵传遍三州大地,为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篇章。(文法学院 供稿)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7 18: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