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语润德昌・普兴彝梦”社会实践:推普赋能乡村振兴,青春书写彝乡新篇
6月29日9时,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语润德昌·普兴彝梦”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主教学楼B102举行。向萍川、刘建权、池艺琴三位带队教师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学生队伍参加本次仪式。
仪式上,老师们围绕安全纪律与实践内核展开细致部署。向萍川老师首先明确团队架构,将队伍划分为宣传组、宣讲组、后勤组三个小组,并特别强调“团队规模大、行程距离远”的现实特点,要求全体成员高度重视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带队教师反馈。池艺琴老师以“实践非旅游”为切入点,着重强调文明礼仪规范,要求队员恪守集体行动原则,杜绝单独外出现象。刘建权老师结合三年实践经验,以“服务为纲”点明活动核心,要求队员提前研习推普政策、深研少数民族文化,以赤诚之心赋能地方文化建设,并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实战经验,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动能。
带着师长的殷切嘱托,6月30日15时实践团队满怀朝气踏上征程。
7月1日9时,实践学生队伍到达德州街道安顺社区委员会。向萍川老师第一时间与社区负责人就活动方案展开深度磋商,从细节处敲定服务落地路径。随后大家分工协作,张贴推普海报、在街头巷尾进行调查问卷,既以鲜活力量注入语言文化传播新动能,更通过实地调研为精准推普锚定方向。
7月1日15时,实践团队受邀参与安顺社区的“七一”建党节活动,社区党员齐聚一堂。活动在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参会人员肃立,奏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德州街道纪工委书记文启碧以“强化作风建设,践行使命担当”为主题讲党课,结合街道实际,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张靖书记、石亚男书记、汪晓洋书记、罗辰书记围绕干部作风、中央八项规定内违规吃喝等相关内容开展警示教育案例学习,提醒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守住纪律底线。实践队员全程沉浸式学习,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感悟党建引领的精神力量。活动尾声,社区为党龄50年的老党员李从发、李德成颁发纪念章,向萍川、池艺琴老师专访李从发同志,其艰苦朴素的党员风范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此次党建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群体对党的情感认同,更以实践课堂的形式强化了纪律意识与担当精神,为后续服务注入红色动能。
7月1日17时,实践队伍走进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热情邀约小朋友们参与次日的推普活动。这场实践既是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接下来的日子里,队员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希望,用专业所长书写青春答卷,让红色基因与语言之美在德昌大地上绽放。
(文法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