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文法学院与校外专家开展“文学+”产教融合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5-05-16

  5月14日下午,由文法学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弘博书院和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共同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成都凤语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文学+”产教融合座谈会在弘博书院成功召开。文法学院院长徐学东、副院长曹佳丽、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副主任刘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团队骨干教师及学生代表,与来自学界、行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展开深度对话,探讨“文学+”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中国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影视编剧凤青钗,中国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编剧安昌河受邀出席。

  徐学东强调:“产教融合需以文学为根,以产业为翼。学院将深化与出版、影视企业的合作,搭建‘文学+’实践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曹佳丽补充道:“学校大力支持对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目前已与四川人民出版社、《星星》诗刊等多方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未来计划引入更多跨界项目,实现教学成果的市场转化。”

  安昌河结合自身创作实践阐述了文学与产业融合的路径,他指出在文学创作与产业融合中,要尽量融入地域文化与人文关怀,“让文学既具艺术性,又承担社会责任”。凤青钗以结合自身编剧经验,指出高校是文学创新的沃土,青年学子的创作活力与市场敏锐度,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作为多部热播影视剧的编剧,她愿意通过指导学科竞赛、搭建作品孵化平台等方式,助力学生作品实现从校园到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座谈会聚焦“课程建设与文学创作实践双向赋能”目标。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副主任刘文表示,训练营将联合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等协办单位,持续推进“文学创作方法论与实践”工作坊,邀请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完成从选题策划到作品出版的完整流程。“此举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壁垒,通过‘校企联动’培育兼具文学素养与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在场两位专家高度评价了课程改革,并围绕新时代文学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就文学创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等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部分骨干教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在总结讲话中,徐学东立足全局,进一步阐释了“文学+”产教融合的深层意义。他指出:“文法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化校企协同机制,依托文学专题写作创意训练营等实践平台,推动文学创作与影视、出版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教学——创作——转化’一体化育人链条。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跨领域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以文兴业、以业哺文的良性循环。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座谈会为“文学+”跨界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学校将联动多方资源,支持文学创作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文法学院 供稿)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