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专家团来建筑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 2025-04-24

  4月23日上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专家团队来到成都文理学院,对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情况进行了访问交流。四川大学专家团队由川大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办主任陈泰川、工程造价专业谭大璐教授、彭盈教授、市政工程及给排水专业张永丽教授、彭遗柱副教授、四川大学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樊晓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组成。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牟江、党总支书记贺元烨以及工程管理教研室、风景园林教研室等部分老师参加了交流。建筑学院在第二会议室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与行业前沿发展”等方面与四川大学专家进行了交流,并邀请川大专家团实地参观了学校教学环境和建筑学院的教学设施,受到川大专家团队好评。

  在专业交流会上,牟江首先对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情况。院长助理吴媚介绍了学院的办学规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杨莹简要介绍了工程造价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培养模式。

  川大教授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为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多项建议。工程造价专业全国知名专家,川大工程造价专业学科带头人谭大璐教授在听取建筑学院介绍后充分肯定了办学定位和办学成效,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竞赛驱动,分层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可有效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新生开始引导学生参与竞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老带新”的良性循环,既能激发学生潜能,也能倒逼教师更新知识结构。“社团+竞赛”模式,可以有效打破传统“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惯性。

  市政工程及给排水专业张永丽教授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助力学生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系统化表达。针对专业评估认证工作,她表示,专业认证对提升行业认可度、增强招生竞争力意义显著,尤其民办院校在激烈生源竞争中,需以认证为抓手,凸显学科特色。张教授强调,学科建设需对标教育部和住建部相关标准,提前规划、补齐短板。她建议,院校需从师资建设、科研成果、硬件配套等多维度持续投入,同时争取校级层面资源倾斜。

  四川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彭盈教授谈到文理学院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就是要结合时代变化,加快人才培养转型,推动AI技术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学生智能工具应用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要拓展软件应用、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教学,对接行业技术变革。同时需注意社会认知引导,关注家长及考生对行业前景的数字化信息获取习惯,通过专业内涵更新增强吸引力。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冲击,川大原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樊晓刚教授提出“传统专业+AI”的转型方向。樊教授以工程造价为例,指出AI技术已大幅缩短项目算量周期,传统教学需融入智能软件操作、无人机测绘等前沿内容。她建议,课程设置应紧跟技术热点,培养学生与AI协同工作的能力,避免人才需求脱节。此外,双方还探讨了“智能建造”“建筑修复”等新兴方向,建议“增设物业运维、建筑智能化等跨学科选修模块”;认为结合区域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名称与内涵,有助于突破招生与就业瓶颈。川大其他与会教授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随后交流过程中,川大一行专家参观了学校沙盘模型、校史馆以及党员先锋驿站;随后实地走访学院三教专业教室:观摩学院特色课程现场教学,参观了实验实训室,实地考察实训室的建设情况,对我院实验室建设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给予了肯定,并对我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办学成果给予了赞赏。

  此次交流为两校建筑类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范本。建筑学院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在行业变革中找准定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筑学院 供稿)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