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产教融合共育数智人才——会计学院教师参加2025年厦门大学AI高质量发展暨产教融合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03-24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探索新时代财经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2025年3月21—22日,审计学教研室主任付源赴厦门大学参加“2025年AI高质量发展暨产教融合研讨会”。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兴祥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全球正经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数字经济与金融数智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厦门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正积极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道科技聚焦“AI+教育”新生态构建、服务终身学习型社会等方向。未来,新道科技也将全力支持福建高校“攀峰计划”,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复合型数智人才,助力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发展。

  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梁峰教授提出基于OBE理念构建数字经济专业体系的四重逻辑:产业层面,通过剖析全球及中国数字经济四化逻辑和结构,聚焦六大核心技术,结合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内涵与能力要求;学科层面,依据产业需求构建跨学科理论体系,拓展学科边界,培养系统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层面,倡导高校结合特色精准定位专业方向,建立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践层面,通过优化学科体系、强化科研项目支撑、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水平、共建产业学院及对接地方服务等路径,实现专业思维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四层逻辑遵循“产业→学科→教学→实践”递进路径,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闭环。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兴聚焦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打造绿色智能工厂,以“零排放、零用工、零用电”为目标实现智能化改造,同步构建云采购系统优化供应链全流程管理。针对人才需求,他创新提出市场人员“7能力模型”,强调计划协调、市场判断、创新执行等素养,重塑“业务专精+数字思维”人才标准。他提出未来需要培育“专业+管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通过轮岗实践、数据考核及创新激励提升组织效能。该模式与新质生产力“要素创新+模式变革”内核深度契合,体现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人才结构升级的迫切需求,为实体企业数实融合提供了实践样本。

  3月22日,数字化能力提升赋能工作坊在经济楼N202举行,旨在通过一系列课程与实操,进一步提升参会嘉宾的数字化能力。工作坊由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区副总经理陈娴主持。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经济教研总监赵宝荣,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王晨笛,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金融教研总监吴涛等老师带来精彩课程。

  此次论坛为学院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注入新动能。通过吸收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教师团队对智能时代财经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及产教融合路径有了更深刻认知,为后续开展数智化专业升级、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研讨会之行得到了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会计学院 供稿)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1: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