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朱珣在第二十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上分享学术成果
9月15-17日,全国第二十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翻译协会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主办,以“融”为向,聚焦于新时代民族语文翻译,得到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与中央民族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热烈响应。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课程组组长朱珣老师因其在中国翻译协会2023年年会上关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精彩发言,受到了办会方关注并应邀参会发言。
9月17日上午,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楼1410会议室,朱珣围绕分论坛主题“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就此前中国翻译协会2023年年会发言主题“关联理论与藏族文化负载词英译——以《格萨尔王传》英译本King Gesar为例”进行升华,向参会代表分享其最新成果“语言、意义与文化:《格萨尔王传》藏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关联理论视角”。发言完毕,分论坛主持人、《译苑新谭》主编、西南民族大学魏清光教授与分论坛点评人、国内格萨尔研究知名学者、山东建筑大学臧学运教授,分别对朱珣的发言予以肯定并给出相关建议。魏教授鼓励朱珣老师围绕这一议题继续进行完善,并尝试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与期刊投稿。臧教授则进一步表示,格萨尔是中国藏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相关研究工作中。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刚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副局长金英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中国翻译协会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卿学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乌仁图雅、《民族翻译》执行主编王福美等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外国语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