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召开“书法高等教育与创作研究”研讨会
6月12日上午,由成都文理学院主办,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和北京鑫盛昌荣商贸有限公司承办的“书法高等教育与创作研究”研讨会在第二会议室开展。本次研讨会旨在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书法学科建设提供的重要历史机遇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院校间和学科间的专家学者的交流。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书协主席、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王兴国,金堂文联副主席房勇,以及来自成都市书协、金堂县书协、成都大学、四川大学、乐山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蓝天书画院、字塾练字等单位的嘉宾,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卢伟,党总支书记舒彪,党总支副书记肖媛及教育学院书法学专业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薛垲睿主持。
会议伊始,教育学院院长卢伟代表学院领导对与会专家的到来和其对研讨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卢伟详细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她希望各位专家能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宝贵的创作和学术经验,敦促我校书法学专业教师不断成长,同时也促进教育学院书法学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就成都文理学院未来的专业建设,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成都文理学院可以发挥其位居四川的地理优势,以四川文脉发源为线索,进行一系列的项目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其次,成都文理学院可以充分借助兄弟院校的资源,同时提升学生专业技法和理论认知。最后,书法学专业应借助教育学院内部其他学科的支撑,开展学科互动,培养新型人才。
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书协主席、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王兴国认为,当下书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从“师范性”入手,以此来做好书法学科肩负的文脉传承的重担。王兴国还指出成都文理学院可以发挥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充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来加强书法学专业的学科建设。
成都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蔡育坤提出成都文理学院可以继续发展本校的书学文化精神,延续开放办学的传统。通过与省市书协、兄弟院校的不断联系,加强教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蔡育坤指出当下书法学专业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书法,轻文化;重创作,轻理论;重技法,轻内涵。而这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师范能力与教学组织能力来改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志超认为,我们要抓住“提炼与凝练”的关键,要通过与其他高校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提炼总结出本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金堂县文联副主席房勇也从社会组织层面提出,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团队的多元化,与金堂书协等社会各界组织开展多项联动,举办各种活动。从多种途径与渠道,主动探索出专业领域和社会领域所需的新型合作方式。
蓝天书画院院长蓝天果表示,作为实习单位更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书法学专业人才,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较好地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服务于社会。
字塾练字全国行政运营总监孙颖提出,希望通过在校学习的各项综合课程,提升学生“文化引进,国学输出”的能力,并能紧跟时代潮流,将自媒体与文化创意设计融入书法专业,以此促进学科专业的立体度建设。
研讨会最后,教育学院院长卢伟指出,我校书法学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帮扶下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期还要不断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各专家领导的联系。她表示各位专家教授的意见非常中肯,对我校书法学专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她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在加强各院校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为我校书法学专业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