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大健康学院举办《体能训练》专题讲座
11月16日下午,体育与大健康学院一场备受瞩目的《体能训练》专题讲座在成都文理学院行政楼D201举行。本次讲座由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主办,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承办,旨在深化体育专业师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掌握,全面提升教育成效。本次讲座特邀首都体育学院的李建臣教授担任主讲。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大学体育教研室副主任李文冰主持。他对李建臣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向在座师生详细介绍了李建臣教授。李文冰强调《体能训练》课程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具备全面体能素质、精湛运动技能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体育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满怀期待地勉励在座的师生,要珍视这次契机,用心聆听李建臣教授的精彩讲授,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所收获,更要在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勇于探索体能训练的新方法、新路径。
李建臣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讲座吸引了2024级体育专业师生代表共计160余人前来聆听,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而庄重。
随后,李建臣以田径与体能的紧密关系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体能作为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重要基础的深刻内涵。他强调,田径项目是各项运动之母,投掷项目更是以力量为基础,将体能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的典范。在投掷项目的体能训练中,应注重多方向、多角度、多维度的训练方式,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竞技水平。
李建臣深入讲解了投掷项目技术的力学原理与训练实践。他提出,影响投掷远度的力学因素主要包括出手速度、角度、高度等三个可控因素,以及空气效应、重力加速度两个不可控但可利用的因素。在投掷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合理的转动动作保持身体稳定,以充分发挥出手速度、角度和高度的作用,从而实现投掷距离的最大化。
在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与专项体能训练方面,李建臣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进程。他强调,体能训练应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注重核心力量和身体稳定性的训练,并推荐使用橡皮带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同时,他还提出了个性化专项体能训练的理念,旨在为顶尖水平的运动员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训练服务。(体育与健康学院 供稿)
此外,李建臣还强调了功能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动作是运动技术的源头,是体能和技术紧密结合的载体。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动作模式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和动力链效益,从而提升其技术能力。这一观点为在场的师生们提供了新的训练思路和方法。
讲座最后,李建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不仅对田径项目运动员竞技制胜的力学机制与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和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在体育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实力,更为推动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