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峰会

发布时间: 2024-11-18

11月16日上午,主题为“体教融合启新程,全面发展育英才”的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峰会在成都文理学院(金堂校区)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峰会由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主办,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承办,旨在探讨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和新机遇。

峰会特邀首都体育学院李建臣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练碧贞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陈建嘉教授三位体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成都文理学院校长助理张昊、成都文理学院体育与大健康学院院长张培峰、党总支书记刘刚、院长助理黄波,昆明城市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薛斌,燕京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董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郭生鼎,南宁理工学院文理学院院长助理才卓男,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负责人王腾飞、对接教师孙宇恒等领导嘉宾,兄弟院校及我校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盛会。体育与大健康学院院长助理黄波担任本次峰会主持。

会议伊始,张昊首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出席峰会的专家与嘉宾,并表示体教融合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介绍了成都文理学院近年来在优化体育课程体系、丰富体育赛事和推出创新课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强调了学院致力于打造“三香校园”的愿景。他期待峰会能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学院的体教融合工作。

新活力体育产业学院负责人王腾飞在发言中高度赞扬了学院的体育氛围和师生热情,他强调了教育对于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体育活动组织和教师专业实践培养等方面的成果。而后,他呼吁各高校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并表示新活力产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质量。

峰会期间,李建臣教授、练碧贞教授和陈建嘉教授分别围绕体教融合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建臣教授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田径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自2009年中国足球提出体教融合以来,如何进一步推动体教融合成为焦点。他强调,体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是“以文化人,以体育人”,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中小学应重视校园田径与体操的发展,形成学校、体校、社会体育组织互融互通的青少年体育智力格局。然而,当前面临体育与教育部门协调不畅、学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少年锻炼意志薄弱、社会认知偏差与参与不足等挑战。为此,他提出了从政策引领、优化学校教育、推动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及激发青少年兴趣等方面入手的解决方案。为青少年田径等体育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题为《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的发言中,练碧贞教授深刻阐述了体教融合在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体教融合不仅体现了政府多领域科学化发展的前瞻理念,更是破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难题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环境正变革,体育与教育系统竞赛网络初步形成,教育系统人才价值显现,社会体育赛事蓬勃发展。但仍面临多系统合作不足、职业俱乐部联动缺失等问题。为此,练碧贞教授提出以赛事平台引领和优势互补引领的多系统联动融合新路径,并探讨了新路径中多系统多主体关系及驱动力,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新方向。

陈建嘉教授在《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政策解读与实践探索》中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政策出台的背景源于国际竞争、人才需求以及国内青少年体质与教育现状问题。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实现体育与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深度融合。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如开足开齐体育课、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及深化体校改革,推动体校与普通学校资源共享、整合资源赛事、完善赛事机制并强化赛事体系功能。然而,体教融合在实践中仍面临教育观念转变困难和体育人才培养观念局限等挑战。

为此,陈建嘉教授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教师培养与调配、完善体育设施以及制度创新与完善策略等应对策略。他展望了体教融合对青少年发展的深远影响、对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
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成都文理学院师生提供了与业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推动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成都文理学院将继续秉承“体教融合启新程,全面发展育英才”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贡献自身的智慧与方案。(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供稿)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1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