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举办“走进巴金与李劼人的文学世界” 系列活动颁奖仪式暨成果分享会
为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及巴蜀文化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12月7日—30日,由文法学院现当代文学课程团队组织开展的“走进巴金与李劼人的文学世界”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大力支持。
12月7日,文法学院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团队全体教师带领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代表探访了巴金文学院和李劼人故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元的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在巴金文学院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巴金纪念馆一、二楼展厅,通过各种图片、相关实物等,深入地了解了巴金先生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此外,巴金文学院的研究馆员吕成金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读散文——感受巴金魅力》专题讲座,师生品读巴金散文、感悟巴金的思想与魅力。在李劼人故居内陈列着的先生手稿,书籍以及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让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一代文学巨匠生活、写作、会客等场景,还在李劼人故居开展了“〈死水微澜〉小剧场”活动,大家生动的演绎再现了小说中天回镇独具特色的巴蜀人文风情。
12月中旬,师生共同完成专业认知实践教学规划的一系列多元化任务,包括实践报告撰写、VLOG/PLOG创作等。活动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在文化产业实践中亲身体验文学与社会的深刻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专业认知实践成果即师生的VLOG作品已通过云展览方式展现,投放在课程专属公众号“文理现当代”,学院官方公众号“弘博书院”,向全校师生展示共享,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巴蜀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也可为学院后续的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案例与素材。
12月30日,中国现当代课程团队教师邀请同学们分享创作心得和实践活动的收获,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彼此启发和共同成长。团队教师评选出优秀实践小组,并为他们颁发证书、奖品,同时将同学们的实践报告收录进实践手册。实践手册作为专业认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集中展示学生的才华,并为更多同学提供学习和参考。
本次“走进巴金与李劼人的文学世界”系列活动是校一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课程团队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深度挖掘并有效整合了巴蜀文化资源,成功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平台。通过与巴金文学院、李劼人故居等地方文化机构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跨领域的学习平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学院还计划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文化机构的合作,具体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共建实习基地、开展实训营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并举办研讨会和论坛等。通过与文化产业的紧密对接,为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注入新的活力,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课程。(文法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