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举行2023年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开班式暨第一场专题辅导
10月19日下午,学校党委举行2023年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开班式暨第一场专题辅导。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作开班动员讲话和专题辅导。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卢元勇主持并介绍培训班有关情况。
在开班动员讲话中,高华锦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二要抓住机遇、补齐短板,准确把握这次培训的重点;三要珍惜机会、遵章守纪,确保学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在“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第一次专题辅导环节,高华锦分享了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对如何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一些思考。
高华锦指出,高校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牵扯条条块块。做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最根本的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自觉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正确方向、确定的前进路线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内涵丰富、要求明确、针对性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是民办高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制胜之道”,对于确保民办高等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全面学习、深刻把握、认真践行。
高华锦指出,2016年下半年以来,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密集出台,从法律的高度确立了党的领导在民办学校的合法地位,弥补了实践层面上民办学校党的建设无法可依的缺憾,为民办学校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明确了新时代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新使命,也从操作层面提供了行动指南,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又好又快的上升通道。要明确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是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第一位任务;明确抓好党建工作是民办高校必须练好的办学治校基本功;明确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是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首要政治责任;明确推动形成“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立德树人体系是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应有价值追求;明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实践导向和鲜明主题。
高华锦指出,院系党组织书记地位特殊、压力叠加、任重道远,要坚持党性至上,讲政治、讲党性,时刻心中有党,对党绝对忠诚;保持心态适中,怀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平常心;坚定路在脚下,脚踏实地、肯干实干。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决心学增强定力,潜心学提升能力,煨心学绵绵用力,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中始终认清、引导和保持正确方向;把握好“金木水火土”五个关键字:惜时如金,抢抓机遇;合抱之木,源于根深;上善若水,顺势而为;激情似火,热气腾腾;脚沾泥土,勤勉务实,发扬斗争精神,保持竞争状态,毫不动摇地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面对面亲情互动,心贴心换位思考,实打实解决难题;把“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任务,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三如”心态,想全想细想万一,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较真不天真,守好属地、守牢阵地;以身示范,发扬民主,增进团结,统筹调度,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主心骨作用,带领好“绝大多数”心齐气顺干事业;葆有“君子坦荡荡”的德行、“深藏功与名”的品格、“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善良、厚道、忠诚,恪尽职守干事业、淡泊名利作贡献,静守初心、静思己过、静心谋远;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时刻警惕“蛇吞象”的贪婪、“寒号鸟”的侥幸、“温水蛙”的麻痹、“黔之驴”的轻狂、“鸵鸟式”的逃避,安安静静学习、安安心心工作、安安全全生活。
卢元勇在主持时指出,高华锦同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精辟严密的论述、深入浅出的讲授,给大家作了一场既有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又有理论厚度和实践效度的辅导报告,既有形势政策的深度解读,又有苦心婆心的说服引导,既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又现身说法话责任谈担当,既是对标抓学习的理论辅导,又是聚力抓贯彻的实践指导,党味浓、鲜味足、回味久,为我们进一步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动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勾勒了重点、传授了方法,参培学员要进一步消化吸收、领会运用、践行落实。
全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班开班式暨第一场专题辅导。
据悉,2023年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线上学习培训主要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平台组织实施,线下学习培训主要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方式组织实施。培训重点内容主要体现为“四个突出”,即围绕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围绕提升精专任事的履职能力,突出政策把握和业务提升;围绕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突出工作视野和思路的拓展;围绕加强成果转化运用,突出方式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