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文理要闻

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教职工大会

发布时间: 2025-02-21

时序流转,万象更新。2月20日下午,学校在星空剧场和文理讲堂(分会场)隆重召开了2025年春季学期教职工大会,明确新一年的奋斗目标,并对新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鼓舞文理人齐心协力,共同绘制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参会。

董事长刘学民讲话。他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归心”“归位”,希望大家以良好的状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展新学年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刘学民以最近火爆全球的DeepSeek为例,阐述了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迭代加速的新时代背景,强调大家要在竞争激烈和复杂多变的局面中求得生存,必须通过构建无边界教育生态、不断守正创新,跑出民办教育加速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刘学民指出,2025年,学校要紧紧围绕“数智、共创、向上”的年度主题词以及“高端化 全球化 个性化”的发展战略,继续以 “追光者” 的坚定姿态,深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七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筑牢文化基石,在凝聚发展共识上下功夫。包括坚持市场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弘扬企业文化,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效益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合作共创文化,实现互利共赢;践行统筹文化,促进协调发展。二是赋能学生成才,在构建无边界育人生态上下功夫。刘学民重点阐述了“无边界育人”的理念,指出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开放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对“无边界育人理念”的认识,以更开放的姿态重构教育生态,重新定义校园“空间”,积极探索无边界育人新路径,包括打破外部边界,全校上下要打破部门与部门、校园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边界,整合一切资源共同育人,学校有(专)本硕直通、微留学、产业学院、社会公益学院等这样现成的平台,我们要融合制定完整的战略,形成统一具体的行动,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要以办学理念革新为引领,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在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升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创新突破等多个维度,与国外高校开展深度、全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破除内部壁垒,着力破除校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打通校内外工作衔接的堵点,强化与联盟高校间的协同联动。积极加大本(专)硕直通、微留学、ENG项目的招生推广力度。推动本(专)硕直通招生与普通招生、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本(专)硕招生与微留学项目间的有机转化,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协同发展。三是聚焦队伍建设,在提升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建立科学的岗位分析体系,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能力标准,推进定岗定编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平台化”聚才机制,深入实施“60后”工程、中青年院长工程、中青年骨干工程等重点工程;完善“育苗”机制,继续大力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骨干,通过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给予其更多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树立“操盘手”理念,领导干部作为学校战略的实施者,必须具有操盘手意识和市场思维;抓好“三风”建设,持续加强学风、教风以及干部作风建设,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严谨的教学风气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集团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营造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亲清、和谐的师生关系、政企校关系与同事关系。四是着力向上突破,在保持规模领先上下功夫。包括进一步强化全员意识,聚焦学校“大招生”工作,树立“全源招生、找生,全时招生、找生,全方位招生、找生”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向上沟通,争取在政策上获得更多支持;强化人员招生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主动担当作为,做好招生工作的谋划与实施,把招生与学校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五是建强活动品牌,在提升学校美誉度上下功夫。包括打造多元融合的党建特色宣传品牌,全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特色品牌,探索“数字党建”“数字宣传”工作模式,拓展党建宣传工作的广度与深度;打造独具文理特色的社会公益品牌,对文理十大公益品牌活动进行浓缩及资源整合,打造更加具有文理识别度、广泛传播力、师生可及性的公益品牌活动,各二级学院要鼓励个人或团队建设精品公益项目,形成“1+11+N”公益品牌格局;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竞赛品牌,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突出文理特色。六是适应数智变革,在强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变革,成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要着力调整专业结构,锚定“新文科+工科”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智能+”“数字+”新兴学科专业;同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文工融合新路径,推进“新工科”与“文科”融合,推进AI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传统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一限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七是建设美丽校园,在提升校园品质上下功夫。美丽校园建设不仅仅是环境的美化,更是大学精神、文化底蕴和育人理念的体现。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实施“BUT”计划,打造品质校园,促进校园可用性和美观性的有机结合。包括建设美雅和谐生态校园;创设现代智慧优质校园;构建开放舒适校园。

刘学民希望在新学期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目标迸发更强劲的力量。

校长喻洪麟部署2025年教学、行政工作。喻洪麟首先从规划执行情况、学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各类教学竞赛、产教融合育人、教育教学改革六个方面详细全面总结了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谈到2025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与展望,她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焦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人才培育战略,锚定稳规模、提品质、调结构、求突破的发展思路,聚力数智、携手共创、向上突破,构建无边界育人的良好生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做到全力以赴稳规模、服务大局调结构、注重内涵提品质、乘势而上求突破。

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因在外参加全省党员教育师资示范培训,委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亚军代表学校党委部署2025年工作,要求党委系统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持续彰显文理党建特色优势,包括要持续凝心铸魂强化忠诚;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持续服务中心促进发展;持续担当作为实干争先。二是持续推动学生工作稳中求进,包括不断增强学生思政引领力;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学工队伍建设。三是持续巩固安全稳定良好局面,包括抓好现有机制的运行;强化工作协同;加强安全稳定制度建设。四是持续增强新闻宣传良好态势,包括做强日常宣传;持续做强品牌;构建媒体宣传矩阵。五是持续推动群团组织凝心聚力,包括发挥作用,强化引领;服务师生,筑稳根基;完善机制,助力发展。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童精明主持大会。他指出会议主要目的是明确新学期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凝聚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童精明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在集团年度主题词“数智、共创、向上”的引领下,保持战略定力,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从提高站位,以“躬身入局”的姿态扛起责任;聚焦重点,以“精益求精”的标准狠抓落实;团结协作,以“众志成城”的信念凝聚合力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0 14: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