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起点,携手创未来——学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15日上午,我校于第一运动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学校董事长刘学民,校长喻洪麟,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童精明,副校长杨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亚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卢元勇,副校长陈刚,校长助理张昊以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出席典礼。教师代表,老生代表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到场参加。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高华锦致辞。她代表学校党委和全体师生员工向新同学表示祝贺!向学生的家人和老师致以感谢。她指出,走进大学是青年的成人仪式,同学们将经历一个重要的人生新阶段,将面临全新的生活空间、学习环境及生存方式,她向新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同学们尽快结束茫然的过渡期,尽快感知文理,熟悉文理,适应文理,以文理为家。有什么不懂,有什么困难,及时向老师求助,向你们的学长、学姐咨询。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考虑得非常充分,会全方位为你们提供服务。要学习成年人自立自主,培养集体意识、规矩意识,学会新的生活方式,掌握新的学习与生活方法,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塑造优良品质,锤炼坚强意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二是大学是探索未知、发现自我的黄金时期。希望同学们在融入文理的同时,保持个性,展示特长,养成思想、思考习惯,提高认知水平,明确边界和底线,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躬身勤耕,成为一个既有个性辨识度,又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俊彦。三是要把学习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做人;要做“孤读于书斋”的学习者,也要做“立足于大地”的探索者,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技能,为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奉献社会、造福人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代表——文法学院刘文发言。她期望新生们直面自己、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横渠四句”共勉,强调无论未来职业如何,都要以所学服务社会,既立大志又脚踏实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
在校生代表——教育学院王伊琳同学发言。她分享了“破圈”“实践”“方向”三个关键词,告诉大家大学要明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无“标准答案”,无需和他人比进度,只要主动、多练、想清楚,就能靠近更好的自己,愿新生找准方向,扎实前行。
新生代表——传媒与演艺学院贺子珈同学发言。她呼吁同学们携手用青春书写篇章,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发展,以校训为指引,在校园追逐梦想,迎接未来。
家长代表——陈敏女士发言。她向成都文理学院领导和老师致以诚挚感谢,称赞学校以教育初心筑起“文以养德、理以求真”的求知殿堂,表达了对学校人文气息与学术氛围的认可,以及将孩子交给学校的放心与期待。
校友代表——传媒与演艺学院陈沫沫同学发言。她分享了考进大学的故事,凭借母校赋予的能力与品格考入厦门大学。她寄语学弟学妹,学习有起伏,要永探事理、不轻易放弃,多尝试探索。
校领导向新生代表赠送并佩戴校徽。
刘祉含同学带2025级新生作郑重宣誓——“今日我是文理学子,明日我是祖国栋梁”。
喻洪麟讲话。她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祖国各地的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贺并向他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以“书香”为魂。书香是以学识的芬芳打底,在深耕专业中沉淀独立思考的底气。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以"书香"为魂,涵养思想的深度与厚度。要以知识为基石。认真对待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在大学的专业系统学习和思维训练,拥有专业和跨界的视野、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应对人生与社会的复杂挑战的底层能力。要以成长为目标。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自己人生旅途的创造者、设计者,实践者,要想从大学获得你想要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的与众不同,就要对大学生活做出不同的规划,并为之去努力。二是以“墨香”为韵。墨香是文脉的流淌,是创造的律动,是思想化为行动的印记,以"墨香"为韵的根基,在于“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更是同学们挥洒青春、抒发灵性的独特方式。愿你们在文理校园里以“墨香”为韵,书写生命的华彩与风骨。要勇敢踏入"舒适区"外的未知之境;要有更广阔的责任与担当,在以手写心,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中找到生命意义的真谛,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三是以“花香”为润。以花为镜映照心灵澄明,大胆试错,大学是人生旅程中试错成本最低的珍贵实验室,在试错中,不断调整方向、修正认知、认识自身真正所爱所向,在一次次跌倒爬起中触摸真实的自己,从而发掘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热情所系与天赋所在。以花香滋养心灵的丰盈与温度。作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时,最好的办法是,去校园林间小路漫步、书法长廊驻足、人工湖看天鹅、后山深呼吸,让校园的鸟鸣与露珠、草木芬芳、建筑之美、艺术回响滋润你的心灵。
王亚军主持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