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育人,全国首部思政课题材影片《我要当老师》在成都文理学院点映
4月17日下午,全国首部思政课题材影片《我要当老师》在我校点映。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校长喻洪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王亚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卢元勇,二级党组织负责同志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共同观影,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献礼影片,《我要当老师》以生动、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教学的写实手法,聚焦一位新入职思政课老师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成长经历,真切演绎出了“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等好老师方法论,其中蕴含的师道传承精神、教师奉献精神感人至深,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殷殷嘱托,深度呈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影片在全国教育系统点映以来,好评如潮、反响强烈。
高华锦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面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我们举行思政课题材影片《我要当老师》成都文理学院点映式,邀请影片发行单位送映到校,组织干部师生集中观看这部影片,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举措。
高华锦指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观看影片为契机,切实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学校要办好“大思政课”,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链接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要真正认识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下功夫钻研理论、创新授课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既传授知识,也传承信仰,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在春风化雨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力量。学生要学好思政课,争做好青年。要进一步认识到学好思政课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爱学思政课、学好思政课,与真理为伴、与信仰同行,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映活动结束后,观影师生反响热烈,积极交流体会感悟。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柴续续说到,影片讲述了孙恒老师从“靠近光”“成为光”到“发散光”的人生历程,观影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崇高和伟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要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上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政课,让理论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做一名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徐杏谈到,深耕辅导员一线,用十一年做好一件事。在与学生的点滴磨合中,在辅导员前行路上的探索中,她越发认识和了解自己,清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对“辅导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十一年、四个院系,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文法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25班王亚梅观影后让她更加坚定了理想和初心——成为一名老师。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上好一堂课,在自己的耕耘的沃土中,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