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圆满落幕,我校教师在本次大赛中斩获佳绩,刘文、吴桐、田友蓝教师团队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获特等奖,杨娟、何倩、漆小辉教师团队的《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Ⅱ》课程获一等奖。这是我校近年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所取得的又一个新成果。
本届大赛由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等7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智慧树网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全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参赛,包括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参赛课程案例数量多达1600余份。
刘文、吴桐、田友蓝团队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天然优势。本课程针对思政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发挥学科优势,旨在培养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课程团队以“承典铸魂”为中心,从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深化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打造《中国现代文学》青春课堂。
杨娟、何倩、漆小辉团队的《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Ⅱ》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响应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结合前期就业情况调研,充分实现培养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起了师范生课程体系中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本课程是学生在走向实习阶段前的融汇性训练,旨在让学习者全面了解乡村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了解乡村班集体的途径,并明确乡村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处理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相关班集体建设、管理及工作的原理和方法,培养班主任所需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不仅学习与实践能力显著提升,重树为乡情怀,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能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师办公软件设计开发乡土课程,在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中获奖30余次。团队教师的科研能力也不断提升,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省级一流课程。
据悉,获奖案例将在智慧树网(www.zhihuishu.com)集中展示,供全国高校教师免费学习与参考,特等奖案例负责人还将受聘为“智慧树高等教育研究院"课程思政专家,特等奖与一等奖获奖者有机会受邀在全国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经验分享。部分获奖案例将在大赛主办方组织下集册编入《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汇编》一书,以纸质图书、电子出版物及其他数字化媒体等方式出版发行。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我校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教学比赛、工作坊和研讨会,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每门课程都能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将继续发挥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提升课程的育人效果。同时,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师课程思政示范和辐射的作用,推广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数智化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