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学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7〕9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推进产教融合的新路径要求,9月5日上午10:00,成都文理学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第二会议室隆重举行。政府督导专员、成都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华锦、西华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杨小平、产业学院首席顾问郭伏良教授、成都文理学院校长助理张昊、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负责人赵晨帆、成都文理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吴娟、成都文理学院发展规划与评估处副处长何俊才、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院长徐学东、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陆明烨、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曹佳丽出席揭牌仪式。
徐学东主揭牌仪式。
我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示现代化、平台化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态,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途径,搭建平台化产业学院是真正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学术论坛、工作坊、训练营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多元化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杨小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机遇与挑战同在,文化产业学院势必在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与时俱进,需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需要加强与企事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郭伏良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领域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使命。面对挑战,唯有坚持产教融合,以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凝聚校企力量,打造卓越平台。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结合自身优势,在产业学院建设基础上,发挥资源统筹协调支撑作用,整合并筛选优质企业资源。二是与产业深度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及破解校企协同育人难题的有效措施,三是与企业密切沟通,对专业体系实施“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长助理张昊和杨小平教授上台为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揭牌,高华锦书记、郭伏良教授上台见证。最后,全体校领导及各位专家集体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