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家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2月8日,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家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专家研讨会由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会、四川省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都文理学院、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唐晓勇名师工作室、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陈驰名师工作室共同主办,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四川服务中心、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四川服务中心、郑州达涵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研讨会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省委教育工委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四川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指委主任委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指委委员、四川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指委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会会长、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驰,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等领导出席本次研讨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发表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和遵循,而“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探索如何做好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他提出了三点意见:首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内涵。“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需要先学一步,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其次,聚焦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针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更新快、教学要求高、学生需求多等形势,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后,强化协同合作,构建“形势与政策”课育人合力。高校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课程的教学实施主体与教学研究核心力量,发挥专业优势、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各教学单位要积极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会会长陈驰致辞。陈驰会长介绍了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会2024年的工作情况,针对近年来四川省“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促进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高质量发展采取的改革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就,提出研讨会将持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突出强调持续进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加强新时代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加强对科研创新发展的支持与帮助,推动当代青年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改造,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潜力。最后,陈驰会长感谢与会领导和专家以及主办单位对2024年四川省形势与政策年会的支持。
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代表学校致辞,首先对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并对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会的信任和四川省民办高校马院联盟的支持表示感谢。高华锦介绍了成都文理学院的建校历史、专业设置和学校现有规模,强调了学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视,以及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她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会议,将会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同时,强调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最后,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能以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为培养新时代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陈驰教授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战略博弈”为主题,从新的国际格局、新的现代化模式、新的全球治理解读世界局势,强调当前中国是最大自变量、最大稳定器、最大发动机。李栓久教授以“讲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为民情怀和理论温度”为主题,从“七个聚焦”到“城乡发展融合”,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除了要有理论的高度外,更应讲出思政课的温度。唐晓勇教授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原则及重点”为题,指出应准确、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下午分论坛环节,第一分会场由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思妤主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为主题进行研讨。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思考”为题、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莎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形势与政策’课程内涵式发展”为题、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小平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融入什么?如何融入?”为题、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范锡文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三个聚焦”为题、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小明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四个讲清楚”为题、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勇以“红色工业文化育人与大思政课建设”为题、.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文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思考”为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忠珍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题、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古威以“党建+思政课模式下形势与政策课创新发展”为题,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第二分会场由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晓利主持,围绕“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为主题进行研讨。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发展以“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为题、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奋生以“为深度学习而教 为明理笃行而学——基于大概念的三维五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创新”为主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冷伟以“把握《形策》课特性,增强《形策》课效度”为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丹以“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讲出‘真理的味道’”为题、成都东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稚文以“同心同向思政教育圈层体系下的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与创新”为题、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俊以“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面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为题、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政策教研室主任张立以“因势利导,与时偕行——青年教师如何讲好形势与政策课”为题、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义文以“民办高校《形势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再思考”为题、四川省民办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负责人田永伟以“守正创新‘五力’齐抓把形势与政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为题、成都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杜曦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三率’的术、学、道”,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闭幕式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永泰主持,两个分会场分别反馈了意见。陈驰教授总结了本次研讨会并宣布此次研讨会圆满闭幕。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各位专家、教授的共同努力,形势与政策教学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国家的发展和青年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文杰、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文清、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四川服务中心邓晓菊主任、唐嘉副主任,以及全省30多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受邀出席本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 摄影 于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