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智能会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暨第四届智能会计产业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智能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月13日,新形势下智能会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暨第四届智能会计产业学院院长论坛在成都文理学院顺利开幕,此次研讨会由智能会计产业学院主办,成都文理学院承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会计学教授张新民,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田高良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汉文教授,成都文理学院校长喻洪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童精明,校长助理张昊,16所院校学院院长、系主任参会。会议由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李来儿主持。
喻洪麟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院长与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感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喻校长从学校概况、会计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谈到在当前智能会计时代背景下,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发展共同提质的重要途径,期望共同围绕研讨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共同探索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专家依次开展专题讲座,张新民教授以《产教融合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为题,深入剖析了AI时代背景下财会教育的变革需求,探讨了产业学院模式在财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了教育资源优化与教学组织创新的路径,为产教融合教育创新与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见解。
田高良教授围绕《新商科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探索》的主题,从时代背景的深刻变革出发,审视了新商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分享了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与创新实践,并展示了改革成果的广泛应用成效,为新商科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陈汉文教授聚焦于审计学科的发展与产教融合教育,回顾了审计学科的演进历程与专业建设成就,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分享了审计学专业的发展探索经验,并展望了审计专业产教融合教育的新路径。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与丰富的实践案例,更激发了现场浓厚的学术探讨热情。
下午,各学院院长齐聚一堂,分享现阶段工作成果与未来规划,聚焦教育质量提升与科研水平进步。讨论中,院长们着重探讨了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并关注了经济热点,特别是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生产力领域的发展及其对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长沙非遗文化”、“昆明口岸经济”、“珠江大湾区”、“重庆城科大经管生态圈”等特色项目,院长们深入剖析了智能会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他们强调要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构建无边界的育人环境,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目标,推动会计教育与国际接轨,为智能会计领域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次日,各学校院长代表前往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参访,该企业在财务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在走访过程中,院长们深入了解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与宝贵经验,见证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更为产教融合的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本次研讨会通过专家讲座分享、院校交流、企业实践参访,搭建了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度挖掘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智能会计领域的创新路径、新兴机遇,以无边界育人模式的创新理念,培养出适应智能会计时代需求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共同推动智能会计产业学院的发展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