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组织安排2023级新生参加理想信念思政大课集体学习
9月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明确青年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学校党委组织安排2023级新生参加理想信念思政大课集体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夏冰教授以《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争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主题,从“信仰在人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最幸福”“新时代呼唤有为青年”三方面作专题报告。他指出,这个世界无论是宗教信仰者,还是无神论者,只要是一个灵魂健全的人,总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信仰,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他向新生分享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并表示在信仰的鼓舞、指引下,信仰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在道义上是合理的、正义的,就会理直气壮,无所畏惧,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强调,一个人坚定信仰,就能矢志不渝,自强不息。
夏冰讲述陈望道在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并谈到共产主义信仰肩负着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以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实践着爱民如子的无疆大爱;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千百年来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发展的方向。他指出,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要让人类真正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一个真正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也必然如毛泽东所言“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夏冰提到,重视青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他强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的希望,未来属于青年,青年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青年要心存共产主义信仰,树立起远大理想,以民族大义为重,争做新时代的有志有为青年。
夏冰希望新生能正确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接受检验,同时也祝愿大家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字 缪丽栏)